GI-II凝膠成像系統采用高品質的材料和精密制造工藝,保證了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。無論是長時間連續工作還是頻繁開關機,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表現,減少故障發生率,降低維護成本;適用于多種類型的凝膠電泳實驗,包括蛋白凝膠、DNA凝膠、96孔細胞板以及平皿培養物等。這種廣泛的適用性使其成為實驗室中的多面手,滿足不同研究方向的需求;其結構緊湊合理,模塊化設計使得各部件易于拆卸和更換。當出現故障時,用戶可以迅速定位問題并進行修復,縮短停機時間,保障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。
GI-II凝膠成像系統的測定步驟:
1.開機準備
-接通電源:找到位于凝膠成像系統右側的總電源開關,將其打開,待電源指示燈亮起。
-開啟燈箱與電腦:按下燈箱后面的開關,同時打開與之連接的電腦,并啟動相應的成像軟件。
2.樣品放置
-小心放入樣品倉:將含有待檢測樣本(如蛋白凝膠、DNA凝膠等)的凝膠小心地放入凝膠成像儀的樣品倉中,要保證凝膠的位置擺放端正,以便后續能準確成像。如果是需要進行透射成像的樣品,像DNA膠這類,還需特別注意放置的方式和角度是否符合要求。
3.軟件設置
-參數調整:在已啟動的成像軟件中,根據實際需求設置相關參數,例如曝光時間、對比度、亮度等,這些參數會影響圖像的效果和質量,需要通過不斷嘗試來獲取設置組合。
-選擇成像模式:依據樣品的特點和實驗目的,選擇合適的成像模式,常見的有紫外成像、白光成像等不同模式可供選擇。
4.圖像采集
-開始采集:確認樣品放置好且軟件參數設置完畢后,點擊軟件中的“采集”按鈕,系統會按照設定的參數對凝膠進行圖像采集。
-檢查圖像質量:采集完成后,查看所得到的圖像是否清晰、完整,若不滿意可重新調整參數再次采集。
5.后期處理與分析
-保存圖像:將滿意的圖像保存到特定的位置,方便后續查看和使用。
-數據分析:利用軟件提供的功能對圖像進行進一步的分析,比如測量條帶的灰度值、計算面積等,從而得出相關的實驗數據和結論。
6.清理與關機
-丟棄凝膠并清潔儀器:實驗結束后,按照規定正確丟棄使用過的凝膠,然后用干凈的布或紙巾擦拭樣品臺及艙門內側等部位,保持儀器內部的清潔衛生。如果使用了紫外燈,需等待其冷卻一段時間后再清潔濾光片。
-關閉軟件及電源:先關閉圖像軟件,等待約5分鐘后再切斷主機電源,做好實驗儀器的使用記錄。